1 既有建筑改造全生命期理论
1.1 建筑全生命期
为便于研究,以改造发生作为分割点将既有建筑改造的全生命周期分为改前和改后两个阶段,如图 1 所示,改前阶段包括建筑修建至改造发生前的建筑材料生产及运输、建筑施工以及改造前运营阶段。改后阶段包括改造发生开始至建筑拆除处置阶段,包含改造所需的建筑材料生产及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和建筑拆除处置五个阶段。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改后阶段,分析研究改后阶段碳排放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减排策略。
图1 既有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
2 既有建筑改造全生命期碳排放计算
2.1 项目概况
统计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实际的能源、人员以及材料消耗等信息,计算建筑材料生产及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和建筑拆除处置五个阶段的碳排放量。为便于比较,以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作为计算值。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总量 C 计算如下:
(1)
式中分别代表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材料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和建筑拆除处置阶段的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碳排放因子是指生产或消耗单位质量物质伴随的温室气体的生成量,是表征某种物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重要参数。碳排放因子将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能源、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台班等的使用量与碳排放量联系起来,为便于分析,本次研究建材、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主要来源为《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 ,依据 2023 年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 2023—2025 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本文采用的电力碳排放因子为 0.5703 tCo2/MWh。
2.3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材料开采运输中能源的使用以及建材生产工艺中的排放。建材用量根据项目实际发生清单计算,改造建筑主要建材生产(考虑部分建材的回收)的碳排放总量为 979.06 kgCo2e/㎡,如图 2 所示。
2.4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
建材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与建材的重量、运输工具、运输距离有关,建筑建材运输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为 8.78 kgCo2e/㎡,如图 3 所示。
2.5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
施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和施工涉及的人员的能源消耗,改造建筑建造施工阶段机械设备耗能的碳排放总量为 11.16 kgCo2e/㎡,各类机械设备碳排放量构成,如图 4 所示。办公及施工人员耗能的碳排放总量为 34.84 kgCo2e/㎡,见表1 和表 2 施工阶段合计的碳排放总量为 46.00kgCo2e/㎡。
表 1 办公人员碳排放量
表2 施工人员碳排放量
2.6 运营阶段碳排放计算
模拟建筑改造后的实际用能情况,对建筑运营期的采暖、制冷、通风、照明、设备等终端用能量进行计算,得出建筑年用电量为 134.22 kWh/(㎡a)。改造建筑利用建筑自身及周边建筑的屋面和立面,设置了光伏发电。经测算,光伏年发电量为 160.38 kWh/(㎡a),改造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为 -10.57 tCo2e/ 年。按照改造后建筑 30 年寿命,合计运营阶段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 -447.57 kgCo2e/㎡。改造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见表 3。
表3 改造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
注:1. 终端能耗包含项目采暖、制冷、照明、通风、设备等全部终端能耗。2. 负号代表可再生能源盈余。
2.7 拆除废弃阶段碳排放计算
按照建筑规模估算建筑拆除阶段的人员、机械台班,以及建筑垃圾的发生量估算建筑拆除废弃阶段碳排放量,如图 5 所示。计算得出改造建筑拆除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为 11.52 kgCo2e/㎡。
2.8 结果分析
汇总以上计算结果,改造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总量 C 为 597.75 kgCo2e/㎡,如图 6 所示。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 979.06kgCo2e/㎡,占比93.66%;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 8.78kgCo2e/㎡,占比 0.84%;施工阶段碳排放量 46.00kgCo2e/㎡,占比4.40%;建筑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 11.52 kgCo2e/㎡,占比 1.10%。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 -447.57 kgCo2e/㎡。
3 既有建筑改造减排策略研究
3.1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
3.1.1 合理选择低碳建筑材料
3.2 建筑施工阶段
建筑施工阶段,总体碳排放量为 59.54 kgCo2e/㎡,从施工阶段碳排放的构成上看,如图 7 所示。施工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合理降低施工和拆除阶段碳排放量。
从构成上看,由于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该项目施工工期较长,反应到碳排放数据上,该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施工和拆除阶段碳排放总量的 62.1%,抛除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工人的合理安排将会对施工过程的节能降碳起到积极性作用。
机械设备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施工和拆除阶段碳排放总量的 32.4%,从机械设备种类上看,以柴油机械为主,在施工阶段尽可能采用以电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为能源的机械设备,可以降低施工阶段碳排放量。
改造建筑功能为展厅,建筑内存在大量高耗能展示设备,建筑运营过程中设备用电量较大,建筑设计目标为运营期零碳,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碳替代抵消建筑的实际碳排放,实现建筑运营零碳的目标,大幅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若项目未达成运营期零碳,如图 8 所示。其终端耗电量为 134.22 kWh/(㎡a),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达 3341.69 kgCo2e/㎡,是目前项目的 5.59 倍。因此,降低建筑运营期碳排放量,对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
既有建筑改造不同于新建建筑,改造存在诸多的条件限制和制约。因此,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应按照统一的模式去执行,应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方案,同时改造的方案制定应站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考虑建筑碳排放量,例如对于建筑中已有的材料、构件,尽可能的实现再利用,不仅可节省改造的投资,对于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同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既有建筑的零碳改造,对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绿建集成网会员服务列表(简洁版)网站版块版块详细浏览权限备注说明 ...
建筑门窗幕墙密封胶条一般是指在建筑门窗幕墙构件,如玻璃和压条、玻 ...
2019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9748亿元,2020年1-9月 ...
保温材料依据材性来分类,大体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不 ...
一、公司介绍享誉业界的 submarine 潜水艇一直致力于新型 ...
中海地产(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979 ...
大元集团前身为沧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52年,1999 ...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华东总院;英文名ECAD ...
广东省绿色建筑相关政策住建部1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 ...
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Guangdong Building Ene ...
4.1.6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
公司简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南院)始建于1 ...
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设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简称当代 ...
第四章安全耐久加分项-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 ...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源起于1997年,在建设部、河北省建 ...
一、公司简介艾芬达(AVONFLOW),源自英国的艾芬河(RIV ...
航天建设拥有工程服务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从业资质,拥有城乡规划编制 ...
一、企业介绍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科技),成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