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绿建学院>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建筑业正面临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型。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024版,绿色建筑需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健康”六大维度实现全生命周期优化。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非简单的“多植树”或“用环保材料”,而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通过科学设计、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同时提升人居健康与舒适性的系统性工程。

绿色建筑三大特征:节约环保、健康舒适、自然和谐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生态和减少污染,将人类在构建和使用活动中对地球环境与环境所造成的负荷以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健康舒适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光热环境等以人文本、利于健康的有关指标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自然、关爱自然、适应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

基本级:仅需满足全部控制项(不评分)。

• 一星级:≥60分

二星级:≥70分

三星级:≥85分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评价体系涵盖6大类指标,核心内容包括:

1. 控制项(入场券)

必须全部达标,否则直接失去评级资格!

常见控制项包括:

• 全装修交付:禁止毛坯房二次污染。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20%:如外墙保温层加厚。

• 节水器具达2级:如低流量水龙头。

• 室内污染物浓度降低20%:装修材料需符合环保标准。

2.评分项(拿分关键)

(1)安全耐久

• 抗震设计优化(+10分)。

•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15分)。

• 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10分)。

• 人车分流(+8分)。

(2)健康舒适

• 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12分)。

• 所有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8分)。

• 充分利用天然光(+12分)。

(3)生活便利

• 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8分)。

• 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8分)。

• 建立绿色教育宣传和实践机制(+8分)。

(4)资源节约

• 集约利用土地(+20分)

• 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10分)。

• 使用非传统水源(+15分)。

• 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12分)。

(5)环境宜居

•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16分)。

• 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5分)。

•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10分)。

(6)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 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20分)。

•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15分)。

• 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结构体系与建筑构件(+10分)。

• 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30分)。

三、申报流程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或相应的地方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营、改造;
  • 已通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并完成备案。

Step 1:设计阶段——目标设定与预评价

  • 对照评价表:逐项核对项目现状,明确需提升的指标。
  • 明确等级目标:根据预算与技术要求,优先布局高分项。
  • 整合专业团队: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等协同设计。
  • 关键技术选型:选择成熟技术。
  • 预评价:施工图设计完成后。

Step 2:施工阶段——严控细节,绿色施工

  • 绿色施工管理:控制扬尘、噪音,建筑垃圾回收率≥80%。
  • 材料检测:确保环保材料符合标准。
  • 减少建筑垃圾:使用装配式构件+精准算量。
  • 实时监测:安装能耗、水质传感器。

Step 3:评价阶段——竣工运行,成果鉴定

  • 收集运行数据:收集项目运行期间的能耗、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数据。
  • 现场检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验证项目实际运行情况。
  • 专家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确定项目达到申请的绿建等级。
  • 公示和颁证:评价结果通过公示后,颁发绿色建筑标识。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申报材料:

  •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
  • 项目立项审批等相关文件;
  • 申报单位简介、资质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等;
  • 与标识认定相关的图纸、报告、计算书、图片、视频等技术文件;
  • 每年上报主要绿色性能指标运行数据的承诺函。

审查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对申报推荐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 申报单位和项目是否具备申报条件;
  • 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形式审查期间可要求申报单位补充一次材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形式审查后,应组织专家审查,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审查绿色建筑性能,确定绿色建筑等级。对于审查中无法确定的项目技术内容,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标识管理:

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运营单位或业主,应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加强运行指标与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指标比对,每年将年度运行主要指标上报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现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不超过2年:

  • 项目低于已认定绿色建筑星级;
  • 项目主要性能低于绿色建筑标识证书的指标;
  • 利用绿色建筑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连续两年以上不如实上报主要指标数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现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撤销绿色建筑标识,并收回标牌和证书:

  • 整改期限内未完成整改;
  • 伪造技术资料和数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绿色建筑主要技术

1、围护结构保温系统

外围护结构保温,具体指在外墙、屋面、与外界接触的楼板、外窗系统等采用保温措施,降低传热系数。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越低,则越有利于有效减少室内外温差而增加的传热。良好的围护结构保温系统是建筑绿色低碳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系统

2、可调节遮阳技术

建筑能耗中50%以上是空调能耗,空调能耗的一半是因为外窗(透明幕墙)的损耗。设置遮阳设施,是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一个有效措施;而采用可调节活动遮阳设施,既可以满足冬季采光、得热,又可以满足夏季降温与节能,使室内拥有良好的热舒适性。

可调节遮阳设施包括活动外遮阳设施、中置遮阳(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固定外遮阳加内部高反射率可调节设施等。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中置遮阳体系

3、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指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热压,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空调系统在夏季和过渡季节能耗的重要手段。建筑朝向、间距、建筑群的布局、建筑平面布置和门窗大小、位置等都是影响建筑自然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顺应主导风向的通风中庭

4、天然采光

天然采光不仅有利于照明节能,而且有利于增加室内外的自然信息交流,改善空间卫生环境,调节空间使用者的心情。天然采光主要形式除了外窗和玻璃幕墙外,还有采光天窗、采光井、下沉式庭院、导光管等。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中庭采光天井

5、高能效设施设备

建筑的供冷供暖需求、照明需求、办公需求等大多都涉及设备用能,采用高能效等级的设施设备,对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设备具体包括高效冷热源设备和水泵风机、变频技术、高效照明灯具等。

6、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形式多样,在绿色建筑中主要应用形式包括太阳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为建筑提供照明、供暖、热水等,实现建筑低碳绿色化运行。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7、节水型器具

建筑使用的生活用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节水效果。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是指在满足相同的饮用、厨用、洁厕、洗浴、洗衣等用水功能情况下,较同类常规产品可减少流量或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的器件、用具。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2级用水器具

8、海绵城市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绿色建筑中,通过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等技术措施,可以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提升建筑的韧性,保护生态环境。常用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包括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回用系统等。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地面低影响开发设施

9、智慧运维管理系统

与普通建筑运行管理相比,绿色建筑运维除了增加相应的绿色技术措施,如雨水回用系统、太阳能系统、分项计量系统、屋顶绿化系统等,还应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如BIM技术、BA技术、能源管理信息技术等)替代常规手段,构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实现高效管理,确保建筑整体运行性能最优。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四、绿建落地的三个关键策略

1. 设计先行,避免“事后补救”

2. 技术创新,拥抱“低成本高效能技术”

3. 运营管理,实现“长效节能”

结语:绿色建筑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绿色建筑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AI、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绿建将更智能、更普惠。无论您是开发商、设计师,还是普通住户,都应以“全生命周期”视角参与绿建实践——因为每一座绿色建筑,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0条评论最新评论
成交记录加载中...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

服务咨询
18501126985 13910675608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