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绿建学院>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摘要:

受到全世界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促使我国也迅速制定出应对发展策略,以达到碳中和作为主要的目标。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耗费了巨大的资源,为了做到节能减排,需要深入了解现阶段我国建筑碳排放的情况,同时明确碳中和的发展方向,如此,可以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效果。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筑碳排放的现状情况,同时说明了建筑行业碳中和的有效路径,进而有助于达到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现状;碳中和;路径

引言:

在绿色环保理念得以广泛推广和运用的推动下,使我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价值。面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发展趋势,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谓十分关键。实际上,对于国内来说,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非常多。为了改变此种不良的情况,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为广大民众创设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明确碳中和的路径,以便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的分析

笔者经过查阅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之后,从中不难获悉,在2019年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产生的能耗占据了整个社会总能耗的34%。其中,我国建筑建造则占据了整个社会总能耗的12%,超过了全世界的6%的比重,而建筑运行则占据了整个社会总能耗的24%。受到经济飞速增长的影响,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建筑用能占据的比重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基于二氧化碳排放的视角下,在2019年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了整个社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9%,在这当中,建筑建造占据的比例是18%,建筑运行占据的比例21%。

早在2019年时,我国民用建筑的能耗大约是5.6亿tce,占据了全国总能耗的12%。进行民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开展了建材的制造、运输以及施工等不同的环节,造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亿吨。在这当中,建材的制造与运输时期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依次为78%、18%,虽然建材生产运输产生的碳排放纳入到工业生产与运输的范畴之内,不过假如建筑市场需求不足时,相关工业与交通部门便无需大量制造与运输建筑材料,因而,需要依靠建筑部门负责碳排放监管的任务。

2.建筑行业碳中和的有效路径

2.1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碳中和效果,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推动新型低碳供暖系统的发展进程,涵盖了高效运用核电、火电以及工业生产的余热等等,能够攻克我国北方区域的供暖难题。因为工业余热的产地和进行供热的建筑位置存在严重不符的情况,促使工业余热生产改变和建筑供热方面的需求改变不同,通过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可以满足广大民众的供暖需要。比如,可以采用跨区域联网与多热源联合供热等技术,以便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现阶段,对于大温差、大容量的区域联网供热技术得以广泛运用到不同的区域当中,降低了经济成本。基于达到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碳中和的目标,应该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一方面,需要注重在建筑工程设计的环节当中引入更多的绿色节能技术,达到创新技术的效果,凸显出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优势,实现空间节能与相关设备系统节能之间的有效结合,让供暖、空调、照明以及电梯等方面的用能需求量下降,充分发挥出低碳用能思想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性能围护结构新材料的开发力度,并且结合不同区域的天气情况,明确各种围护结构的改进方法,由此使建筑用能的需求量减少。所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十分关键。

2.2注重控制建筑工程建设与后续维修环节中建材的碳排放量

针对我国而言,城乡建筑的建成面积达到了500亿m2,还有大约200亿m2的建筑正在施工。在未来,我国的人均建筑面积指标会超过日本、韩国等。目前,我国在每一年的城镇住宅工面积大约处于35~45亿m2范围内,不过相应的拆除建筑面积则为21亿m2,由此说明国内房屋的建造逐渐转变成以拆旧盖新为主,改进了建筑物的相关功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面临着拆除的问题,必然在钢铁与建材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导致碳排放量随之提升。鉴于此,应该更加注重对建筑物的维修与改造,能够使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下降,达到缩减碳排放量的目的。通过依靠此项措施,可以加快我国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速度。

2.3不断提高相关节能减碳标准,落实有关政策

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的碳排放情况,需要不断提高相关节能减碳标准,并且有效落实有关政策,以便采用正确的用能方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与此同时,合理颁布相关政策,不断推广和运用更多新型的节能减碳技术,促使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效果。笔者经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后可知,在2018年时,国内建筑运行的用电量是1.8万亿kWh。在引入建筑节能技术以后,使其耗电量处于大约3.4万亿kWh。一旦欠缺对用电量的有效管控,将会提高至大概6万亿kWh。而碳排放的达峰则和用电量的提高、电力碳排放因子降低的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对于新疆地区居民的供暖、炊事以及热水等方面来说,应该加快电气化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节能减碳标准。因而,应该构建更加健全且基于碳中和下的建筑节能标准管理制度,以便达到既定的节能低碳方面的规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巨大的不良情形,需要建筑行业逐步实现碳中和,加快能源转型发展的速度。在此过程当中,应该将化石能源有效转化成一些零碳能源系统。当能源结构产生改变以后,使能源的转换、输送的形式也形成了一定的改变。从有关建筑部门的角度而言,应该摈弃以往采用的方式,比如,煤改气。一方面,加快针对零碳能源系统当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速度;另一方面,不断推广建筑光伏运用和建筑柔性用电等。在此过程当中,能够使建筑的各项功能逐步实现用能、产能以及蓄能之间的有效结合,满足绿色环保方面的相关要求。

标签: 碳中和路径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