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3-03-27 10:20
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持续推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意见》和《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结合《浙江省省直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中涉及我厅的工作职能,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 “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城市供水节水、绿色社区和园林绿化建设、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扬尘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推进“两个先行”,打造美丽浙江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23年计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和老旧破损污水管网改造修复,计划新建改造市政污水管网600公里;打好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收官战”与设施长效管理“持久战,计划完成250个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二)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治水办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推动黑臭水体黑臭风险消除。指导各地持续深入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巩固污水治理成效。做好瓯江流域省级河长单位牵头工作,落实《瓯江流域“一河一策”治理方案(2021-2023年)》方案实施。
(三)稳步推动城市供节水设施建设。2023年全省完成新增和改造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600公里。全面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规范化运维管理工作,全年改造二次供水设施300个。全面推进城市节水工作,降低管网漏损率,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不断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提高利用率,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17%,缺水型城市不低于22%。
(四)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以《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总纲,坚持质量为上,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与标准化运维。到2023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8%,出水达标率分别为85%;开工新建和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00个,标准化运维40000个。
(五)全面深化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对标“两个先行”,聚焦短板弱项,重点抓好源头减量、精准精细分类、设施提标改造、科技赋能等关键环节,推动生活垃圾治理提质增效。到2023年底,“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商业街(沿街商铺)、居民小区占比达到90%以上;完成新(改、扩)建焚烧处理设施3座、易腐垃圾处理设施6座,改造提升垃圾中转站361座,新增和更新分类运输车辆272辆,启动或完成封场填埋场综合治理29座。
(六)不断加强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扬尘治理。建筑工地污染防治方面,指导各地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防控措施,以亚运会场馆周边工程、跨亚运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为重点,开展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房屋市政工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施工扬尘日常监督检查,加大污染防治问题督办力度,严查施工污染防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施工扬尘污染信用监管。同时,指导督促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强化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强化编码登记核验工作,禁止未安装环保标牌的机械进入控制区房屋市政在建工地使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落实《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出台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指导目录、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综合利用产品推广使用等配套制度文件,实现各县(市、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产消总体平衡,助力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深入开展工程渣土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依法规范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从业、监管、执法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综合治理环境。道路扬尘治理方面,全面落实城市道路保洁质量标准,持续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到2023年底前,力争实现设区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主干道100%),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以上。
(七)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督促指导各设区市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省各县(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全覆盖。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力争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0万平方米。推进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3000万平方米。提升装配式建筑品质,大力发展装配化装修,深化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2023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亿平方米,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面积150万平方米。
(八)有序开展绿色社区和园林绿化建设。统筹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全年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新增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00个。推进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全省计划新建改造城市公园200个、新建绿道500公里,建成园林式居住区(单位)、优质综合公园、绿化美化路150个(条)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压实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任务纳入对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类考核目标。同时,将厅各责任处室工作推动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影响的,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处室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严格督导检查。结合中央环保督察、中央巡视、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整改督导,采取动态调度、现场督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视情通报约谈。
(三)强化信息公开。将厅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在浙江建设信息港网站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健全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强化舆论引导,及时处置突发舆情,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2023年度浙江省建设厅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清单
序号 |
工作任务 |
2023年工作内容及目标要求 |
责任人 |
责任处室 |
一 |
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
深化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23年计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和老旧破损污水管网改造修复,计划新建改造市政污水管网600公里;打好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收官战”与设施长效管理“持久战,计划完成250个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沙 洋 |
城市建设处 |
二 |
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
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治水办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推动黑臭水体黑臭风险消除。指导各地持续深入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巩固污水治理成效。做好瓯江流域省级河长单位牵头工作,落实《瓯江流域“一河一策”治理方案(2021-2023年)》方案实施。 |
沙 洋 |
城市建设处 |
三 |
稳步推动城市供节水设施建设 |
2023年全省完成新增和改造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600公里。全面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规范化运维管理工作,全年改造二次供水设施300个。全面推进城市节水工作,降低管网漏损率,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不断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提高利用率,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17%,缺水型城市不低于22%。 |
沙 洋 |
城市建设处 |
四 |
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
到2023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8%,出水达标率分别为85%;开工新建和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00个,标准化运维40000个。 |
吴毅峰 |
村镇建设处 |
五 |
全面深化城镇生活垃圾分类 |
到2023年底,“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商业街(沿街商铺)、居民小区占比达到90%以上;完成新(改、扩)建焚烧处理设施3座、易腐垃圾处理设施6座,改造提升垃圾中转站361座,新增和更新分类运输车辆272辆,启动或完成封场填埋场综合治理29座。 |
沙 洋 |
城市建设处 |
六 |
不断加强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扬尘治理 |
指导各地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防控措施,以亚运会场馆周边工程、跨亚运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为重点,开展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房屋市政工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施工扬尘日常监督检查,加大污染防治问题督办力度,严查施工污染防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施工扬尘污染信用监管。指导督促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强化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强化编码登记核验工作,禁止未安装环保标牌的机械进入控制区房屋市政在建工地使用。 |
冯 峰 |
工程质量 安全监管处 |
落实《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出台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指导目录、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综合利用产品推广使用等配套制度文件,实现各县(市、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产消总体平衡,助力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深入开展工程渣土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依法规范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从业、监管、执法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综合治理环境。全面落实城市道路保洁质量标准,持续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到2023年底前,力争实现设区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主干道100%),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以上。 |
张晓明 |
城市管理 执法指导处 |
||
七 |
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 |
督促指导各设区市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省各县(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全覆盖。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力争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0万平方米。推进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3000万平方米。 |
江胜利 |
科技设计处 |
提升装配式建筑品质,大力发展装配化装修,深化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2023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亿平方米,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面积150万平方米。 |
叶 斌 |
省建筑业管理总站 |
||
八 |
有序开展绿色社区和园林绿化建设 |
全年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新增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00个。推进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全省计划新建改造城市公园200个、新建绿道500公里,建成园林式居住区(单位)、优质综合公园、绿化美化路150个(条)以上。 |
沙 洋 |
城市建设处 |
绿建集成网会员服务列表(简洁版)网站版块版块详细浏览权限备注说明 ...
建筑门窗幕墙密封胶条一般是指在建筑门窗幕墙构件,如玻璃和压条、玻 ...
2019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9748亿元,2020年1-9月 ...
保温材料依据材性来分类,大体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不 ...
一、公司介绍享誉业界的 submarine 潜水艇一直致力于新型 ...
中海地产(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979 ...
大元集团前身为沧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52年,1999 ...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华东总院;英文名ECAD ...
广东省绿色建筑相关政策住建部1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 ...
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Guangdong Building Ene ...
4.1.6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
公司简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南院)始建于1 ...
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设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简称当代 ...
第四章安全耐久加分项-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 ...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源起于1997年,在建设部、河北省建 ...
一、公司简介艾芬达(AVONFLOW),源自英国的艾芬河(RIV ...
航天建设拥有工程服务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从业资质,拥有城乡规划编制 ...
一、企业介绍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科技),成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