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绿建学院>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绿色建筑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绿色设计理念, 并采 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 系的介入, 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 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 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 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 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 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 范,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启了绿色建筑发展的新篇章。发展绿色建筑已连续列入国家多个纲要文件,江苏、浙江、河北、河南、辽宁等地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历经10余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个别城市到全国范围,从单体到城区、到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以下简称《标准》)2006年首次发布,2014年第1次修订版发布,2018年启动了《标准》第2次修订工作。《标准》的“3版2修”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于2019年3月发布,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针对不同地域,许多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要包括 3 个方面:

一是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评价标准;

二是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评价的相关规范;

三是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统一的评价框架下, 各地推出的适合当地的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的“绿色化”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效 果评价即可定量的检验“绿色化”目标达到的效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程度。

下面简单介绍我国于2019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的 GB/T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变化

1.1 01、重新定义“绿色建筑”

1.1.1 原定义:

在全寿命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1.2 新定义:

2.0.1: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1.1.3 影响:

新版绿色建筑定义更关注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建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2 02、评价指标体系“以人为本”

1.2.1 原指标评价:

从“四节一环保”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框架打分。

1.2.2 新指标评价:

2.0.2:绿色性能: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和“提高与创新”一大加分项。

1.2.3 影响:

从“以人为本的”建筑性能出发,转变视角为“使用者”视角,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3 03、拓展“绿色建材”内涵

1.3.1 新标准:

2.0.5:绿色建材: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7.2.18:选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12分。

1.3.2 影响:

材料生产者可以针对上述定义,发掘创新材料的价值,在项目应用中带来“加分“。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4 04、评价方式和阶段变化

1.4.1 原标准: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1.4.2 新标准:

3.1.2: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1.4.3 影响:

这一变化能有效约束绿色建筑技术落地,对模拟计算的结果准确性要求更高,对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评价标识证书影响很大。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5 05、星级划分-新增“基础级”

1.5.1 原标准:

分为三个星级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1.5.2 新标准:

分为四个等级: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将作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与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接轨。

1.5.3 影响:

这一改变变三段星际为四段星际,以上海为例,政府投资项目及20000平方米以上公建若需做二星,难度将更大!对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的要求更高。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6 06、明确一二三星需全装修

1.6.1 新标准:

2.0.3:全装修的概念: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3.2.8-2:一二三星3个等级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改变反映了推进全装修成品房交付趋势不可逆转,申请“绿标”三个级别的必选项,为全装修推动起到“加持”作用。

1.6.2 影响:

推进全装修成品房交付趋势不可逆转,申请“绿标”三个级别的必选项,为全装修推动起到“加持”作用。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7 07、增加不同星级技术要求

1.7.1 与送审版相比:

2019绿建新国标对一星、二星、三星级项目,分别增加了强制性的技术要求:1、围护结构热工或空调负荷优化

2、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项目外窗传热系数

3、节水器具

4、住宅建筑隔声

5、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

6、外窗气密性

1.7.2 影响:

对各星级增加的强制性技术要求,对绿建设计及评价影响重大。以二星为例,江苏省住宅项目目前外墙大多采用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严格意义上来说,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空气声隔声性能只能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低限值的要求,若住宅项目要满足二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就不能使用。

目前,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基础上提高10%,造价增量约为15%~20%。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8 08、采用SI体系提高耐久性

1.8.1 原标准:

7.2.14: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5分。

1.8.2 新标准:

4.2.6:采取提升建筑适应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8分,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得7分;

4.2.7:采取提高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0分;

4.2.8: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得10分;

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9分。

1.8.3 影响:

耐久性成为重要的评分指标,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18分,并且明确了SI体系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重要性,倡导这种国内新兴的快速发展中的装配式建造工艺,推动内装工业化与建筑工业化的一体化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9 09、室内空气品质评分项变重

1.9.1 新标准:

5.2.1: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评价总分值12分。

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值得10%,得3分;低于20%,得6分。

室内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毫克每立方米,且室内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50毫克每立方米,得6分。

1.9.2 影响:

本章特别提及选择绿色装饰材料选用达到3类,得5分;达到5类得8分。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10 10、停车场充电设施应为标配

1.10.1 新标准:

6.1.3: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

1.10.2 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配套的充电设施成为社区“标配”。与停车有关的条款,还要关注7.2.3,采用机械式停车设施、地下停车库或地面停车楼等方式可以得8分。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11 11、土建装修一体化,工业化内装部品

1.11.1 新标准:

7.2.14:建筑所有区域实施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评价分值为8分。

7.2.16: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评价总分值为8分。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占同类部品用量比例达到50%以上的部品种类,达到1种,得3分;达到3种,得5分;达到3种以上,得8分。

1.11.2 影响:

新标准特别重视对住宅工业化的实际推进,工业化内装在长租公寓、酒店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涉及到的整体卫浴、整体厨房、快装地面、墙面材料企业成长速度较快。此外,该章节还提到可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应用以及绿色建材的应用,累计评分可达12分。

新版“绿标”实施,对于建筑绿色性能的要求更高,避免建筑成为技术的堆砌,而真正给使用者创造价值。这对房地产企业定义“产品力”给出指引,也对绿色新材料实际应用开辟条件。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12 12、新增绿色金融的说明

1.12.1 新标准:

3.1.5: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1.12.2 影响:

新标准新增绿色金融的说明,这也是绿色金融首次写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可以期待未来绿色金融服务与建筑工程的深度融合。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细介绍

1.13 13、BIM技术应用总分高至15分

1.13.1 原标准:

11.2.10: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评价总分值为2分,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应用,得1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应用,得2分。

1.13.2 新标准:

9.2.6: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5分。在建筑大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应用,得5分;两个阶段应用,得10分;三阶段应用,得15分。

1.13.3 影响:

BIM评分总分值提高到15分,说明BIM技术作为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多维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显著降低成本,应该更广泛的应用。

以上就是有关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变化介绍。新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与2014版相比,2019年新版现行国标提出了大量新的要求,其对建筑业企业要求更高。

建筑业企业若要承接绿色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及人才,且还要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进入绿色建筑这一庞大的市场。

标签: 绿色建筑
0条评论最新评论
成交记录加载中...

分类阅读

热门阅读

服务咨询
18501126985 13910675608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